一名76歲男性曾接受多次腰椎手術,下背持續性嚴重疼痛,無法久坐、久站,劇痛時連坐著吃飯都有困擾;曾接受藥物和復健治療但毫無起色,而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疼痛門診求診。在給予多次侵入性疼痛治療如尾椎硬脊膜類固醇注射、小面關節神經高頻熱凝療法、腰椎交感神經節解離術、腰椎第二神經根脈衝式高頻熱凝療法,但效果仍有限。而後在硬脊膜粘黏的診斷下施予腰椎硬脊膜外粘黏分離術,術後第1個月疼痛減輕超過90%,第3個月疼痛減輕70%,6個月後減輕50~60%,患者重獲久違正常的日常生活。
台大新竹分院麻醉部主任龔家騏醫師表示,據研究發現,脊椎硬脊膜外粘黏常會下背痛發生的原因之一,而椎間盤突出或脊椎手術後引發的發炎反應則是造成硬脊膜外粘黏的因素。在所有手術後下背痛的患者中有20~36%者有脊椎硬脊膜外粘黏的情形,患者發生重複性由背痛傳到大腿或小腿的神經根痛症狀是非患者3.2倍,粘黏嚴重情況每增加25%神經根痛的風險會增加2倍。
龔家騏醫師表示,脊椎硬脊膜外粘黏神經分離術是對患者施以局部麻醉,在X光機輔助下自脊椎薦椎裂孔或椎間孔導入一可調整方向的導管,在注入顯影劑分辨出粘黏處後,利用反覆輕微剝離的方法將粘黏神經分離出來,減輕神經因粘黏造成的壓迫,最後注入減緩神經發炎的藥物,而達到減緩疼痛的目的。
【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一名住在西非的十九歲陳姓女華僑,返台探親時突然腰痛,走路姿勢變得怪異像鴨子,到醫院檢查發現腰椎椎間盤突出,經手術將突出的椎間盤摘除後,術後恢復良好,走路姿勢也正常,一周後即搭機回西非。
這名陳姓華僑半年前曾在西非家中跌倒,導致腰部隱隱作痛,認為不嚴重而忽視病癥;最近因探親旅遊而返台,在親戚家時出現腰部開始出現劇烈疼痛、痠麻等症狀,導致無法挺直腰桿,只能像鴨子一樣的走路姿勢,讓正值妙齡的她感覺很難看;親友介紹陳姓華僑到童綜合醫院就醫,經徐少克副院長暨微創中心主任看診,並進行核磁共振掃瞄後,確診為左側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椎間盤突出(見圖)。
安排進行脊椎內視鏡雷射椎間盤切除手術,在X光透視輔助下,將內視鏡直接導入突出的椎間盤位置然後切除,手術時間約三十分鐘,傷口不到一公分,失血量則少於五CC;術後隔日復原良好即出院。
徐少克呼籲,出現腿酸腳麻,或有腰、腿疼痛時,都可能是椎間盤突出的症狀,要盡速就醫請專科醫師診療。
本文引用自: http://tw.news.yahoo.com/硬脊膜外分離術-解決腰椎粘黏劇痛苦-160000241.html天空貼文服務name card design推荐健亨行销打撲克牌